
八年彈指一揮間,《向往的生活》歷經六季,如今走到了第七季,也是其最后一季了。
第七季首期節目中,黃磊宣布了《向往的生活》暫時告別,正式停辦,多少還有些唏噓不已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黃磊說道,“我們有一個想法,錄完這一季《向往的生活》,我們就暫時地先給大家短暫地告別一下”,“走了這七年,是時候用某種方式換一種向往的生活,用某種方式暫停下我們的腳步?!?/strong>
八年前,黃磊還是44歲,如今已經52歲,年過半百,而曾經40歲的何炅如今也已經48了,兩人加在一起剛好一百歲。
兩個加起來百歲的中年男子,是這檔節目的支撐、核心,為觀眾帶去了許多歡聲笑語,留下了很多經典瞬間。但,離合又是萬物之規律,告別又是必然的。尤其對于一檔綜藝來說,即使就像何炅說道的那樣“綜藝是沒有結果的”,但是礙于各種原因,再見都是必然的。
即使像《快樂大本營》,這檔歷經二十多年的老牌綜藝,也難改命運,更何況這檔不過才八年七季的節目。
肉眼可見,《向往的生活》口碑的日漸下滑,曾經最高評分8.0,后來一路下跌,最低只有5.8。各種吐槽不絕于耳,《向往的生活》變質變味了,畢竟時代在變,人心在變,節目自然也會遭遇著自己的變化。
《向往的生活》變得不再讓人向往了,甚至越來越疏遠了,亂入的廣告,虛假的嘉賓,無聊的暢談,在外部環境不斷演變之下,這檔本身就并非純原創的綜藝還是失去了初心,走上了不歸之路。
觀眾厭煩了,疲勞了,對于主創們來說,也該歇歇了。
最初這檔節目中的主人公們一起守拙歸田園,為觀眾帶來一幅“自力更生、自給自足、溫情待客、完美生態”的生活畫面,后來變得愈來愈矯情、做作、懸浮。
所以,口碑的下滑是必然的。
觀眾的審美、趣味都迭代升級了,可是節目卻越來越無趣了。
最終選擇告別也是必然的。雖然不舍,但又能夠理解。
當然不能否認節目的一無是處,也要看到它的價值和意義,畢竟曾經有過輝煌,給觀眾帶來過真正的“向往的生活”。
對于停辦的原因,第七季首期節目中,黃磊率先說道,“《向往的生活》暫停也有我的原因,我錄的綜藝節目太多了?!?/p>
何炅疑惑:“你不是就錄了這一個嗎?你現在就只有一個啊,你是在點我嗎?”
黃磊這八年期間錄制的綜藝主要是《向往的生活》,不過早些年還有著《極限挑戰》《我是大偵探》《拜托了冰箱》等,也確實不少。但是后來有且僅有《向往的生活》一個,比起何炅真的少太多了。
可是又與何炅身份大不相同,畢竟主業還是演員、導演,而在《向往的生活》中又起著關鍵作用,又有著如此長的時間,所以才會讓大眾有著黃磊錄制綜藝太多的印象。
畢竟,人到中年的黃磊不管是綜藝中,還是影視作品中,真的沒有太大的差別,更是讓他的口碑日漸下滑。
比起年輕演員,黃磊錄制的綜藝真的不算多,但是放在同齡演員中,黃磊確實出鏡太過頻繁了。
作為演員,過度曝光并不是一件好事,還是需要有著一定神秘性,這對于自己還是利大于弊的。
這是一個個優秀演員證明過的。
就譬如今年憑借著《狂飆》而大火的張頌文,還有像于和偉、秦昊,當然秦昊隨著大火綜藝也在增多,也是備受詬病。
演員火了,就會有著各種節目邀請,面對著各種誘惑,能否挺住,做出最為合適的抉擇至關重要。
可是,并不是每一個演員都能夠選擇對的。大部分都是被大紅大紫沖昏了頭腦,失去了自我,迷失在了名利之中,把演員的初衷和夢想拋之腦后,最終越陷越深,不能自拔,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修復。
在這方面,張頌文無疑就做得很好,起到了榜樣作用。
對于黃磊來說,之前在《張衛國的夏天》《縣委大院》《無名》中都受到了一片指責,因為大眾并沒有代入進去,而是一看到他首先想到的還是《向往的生活》中的那個黃磊。
所以如今,黃磊宣布停辦《向往的生活》,真的是想明白了,想通了。
他不僅是演員,還是導演,熱衷于戲劇,和多位業內名人發起了烏鎮戲劇節,這也夠他忙活了。
所以多重原因之下,他不得不要退出《向往的生活》,當然還有各個元老成員自身的問題,最終這檔綜藝就宣布停辦了。
首期節目,可以看到張藝興、彭昱暢、張子楓都忙于拍戲或者其它工作,對于他們來說也是正當年,必須要在如今的階段提升自我,多多拍戲磨煉,方才能在這一行業站穩腳跟。
雖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,但告別總是傷感的,節目中的張藝興、張子楓都是依依不舍,可是終有盡頭,終要告別。
這并不是最壞的結果,就像生老病死,都是萬物運行的規律,而《向往的生活》不僅給觀眾帶去了歡聲笑語,也給各位嘉賓留下了美好回憶。
《向往的生活》不再了,但是對于我們來說,依然還要繼續追求我們向往的生活,綜藝不是生活的全部,娛樂的同時,更需要腳踏實地,追夢前行,行穩致遠,進而有為!
標簽: